建立猴害管理平台 防治臺灣獼猴危害


林務局本(103)年12月22日舉辦「全國防治臺灣獼猴危害論壇」,邀請農民、保育團體、原住民、專家學者、中央及地方行政人員參與,建立各界對於猴害問題處理之溝通平台,以公開透明的方式正視猴害管理問題,使社會大眾能夠認清看待,並凝聚猴害處理之共識。 林務局表示,論壇由林務局報告「政府防治猴害策略」,分別從法規命令修正與執行,臺灣獼猴研究計畫,與地方政府辦理猴害座談,訂定禁止餵食規定,建立民眾通報管道,隔離或驅離臺灣獼猴,改善棲地與環境衛生維護等措施。東海大學林良恭教授報告「日本猴害防治經驗與我國猴害調查評估研究」,依據2003 ~ 2014年媒體報導記錄顯示,全臺遭受獼猴危害共有15個縣(市)69個鄉(鎮)。會中也介紹日本防治猴害的策略,並指出日本猴子有20萬隻低於臺灣25萬隻,由中央每年編列60億日圓防治野生動物危害,並訂定禁止餵養獼猴之自治條例,加強宣導防治措施,鼓勵在地NPO團體組織專業化等。另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蘇秀慧教授報告「以生殖控制進行台灣獼猴族群控制之適用性」,於彰化二水地區使用MPA避孕劑進行3群猴群注射27隻以上雌猴即可將其生殖率控制在0.5。節育措施效益評估上,以荷爾蒙控制所須費用約5,000元/隻,結紮手術約46,000元/隻。會中臺北市立動物園金仕謙園長提出,在封閉特定地區且農作受害嚴重區域,更應正視猴害問題。台灣原住民族人文關懷協會將辦理2次猴害問題之公民會議經驗與大家分享,更期待農民與保育團體透過這種平台多加交流。出席的保育團體則建議政府加強國人對臺灣獼猴態度的社會學研究,輔導農民以友善態度對待臺灣獼猴,及比照日本研究獼猴的資訊劃定警備線等。 林務局再次強調,島內某些臺灣獼猴侵害熱點,雖經作物套袋、人力驅趕、燃放鞭炮、瓦斯音爆器、收音機、養狗驅趕、架設(電)圍籬及誘捕等防治措施,但仍無法有效降低危害時,實應參照國外先進國家調整該區之臺灣獼猴數,針對脫序猴、族群擴增猴正視其族群量,林務局願意邀請科學家、農民團體、保育團體、原住民夥伴等,以公開透明的行政管理流程,找出臺灣獼猴最佳的防治措施與效果。

推薦文章